在临床上,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微量元素,如果机体摄碘不足或者过多,都有一定的概率会影响甲状腺功能。肾脏是碘的主要排泄器官,并且碘90%由肾脏排出,10%由粪便排出。
24小时尿碘排泄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衡量碘水平的指标,并且尿碘排泄基本恒定,排出量基本能反映出它的摄入量,所以能用消化法测定尿碘值,主要反映了尿中无机碘的含量。
尿结石可大致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原发性的尿结石很少见。一般来说尿结石都来自于泌尿系统,特别是有一些结石在膀胱里面形成,属于尿液里面的结晶体沉积凝结而造成的,可以发生在尿道憩室内,男性患者出现了尿结石,经常会嵌顿在前列腺部位的尿道、尿道周状窝或者是尿道外口,1~10岁的儿童很常见尿道结石,主要体现是尿线比较细,出现尿猪瘤或尿道疼痛。大部分的尿道结石是因为尿液向外流出的时候嵌顿在尿道里所导致的,少量尿结石原发于尿道狭窄部位。
甲状腺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这是其中用得比较多的方法。这是一种放射治疗的手段,其工作原理大致是使用碘131进入人体的甲状腺细胞,然后会释放两种射线,这两种射线会对恶性肿瘤的细胞进行消灭。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治疗过后对人体的其他器官没有伤害。所以对于大多数年龄比较高,或者自身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为了可以稳定病情,避免在治疗的过程中对身体造成过大的损害,那么这种方法是较为贴切的选择。如果自身的癌细胞已发生了扩散,那么使用此手段也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尿路感染的情况很多见,尤其是女性比较多见,由于处于性生活活跃期或者绝经期后也很常见,可大致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一般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能出现菌尿和脓尿,且非常容易复发,根据两次感染的关系可分为孤立性感染、散发性感染、复发性感染,根据感染时的症状,又可大致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尿脓毒血症。尿路感染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尿不尽的症状,可以予以完善检查后予以抗感染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临床实践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般来说,男参考区间0~2.5,女的参考区间为0~3.0,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筛查。建议一经发现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应该及时排查各类肾病以及糖尿病,及时对症处理。
尿潜血就是明确尿中是否有红细胞,如果尿中有潜血,无论什么年龄都需要引起重视。尿潜血说明尿中有血。有血,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排除泌尿道肿瘤的可能。建议做肾脏,输尿管,膀胱的彩超检查,有效的排除肿瘤,才可优先考虑其他的疾病。尿潜血可能有泌尿道结石,可能有泌尿道结核,最常见的就是尿路感染。类似男性患者有前列腺增生,也会导致尿潜血,胡桃夹综合征也会导致尿潜血。建议尿潜血患者多喝水、多排尿,这样做才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如果有结石,应该积极处理结石。如果有结核,应该抗结核治疗。如果有炎症,应该吃消炎药。
很多中老年男性特别容易患有前列腺增生,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疾病称之为前列腺肥大。患有前列腺增生之后,膀胱出口会受到梗阻,有可能会出现尿频、尿不尽以及排尿困难等情况,长时间持续下去会对肾功能造成影响。中医当中将这种症状称之为小便不利。当病情得到缓解的时候,可说它是癃,而当病情恶化的时候,称之为闭。
尿路上皮癌是一种起源于尿路上皮的多发性恶性肿瘤,包括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和尿道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尿路上皮癌可分为非肌侵性尿路上皮癌和肌侵性尿路上皮癌。然而,10% - 15%的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T3-T4组和/或N + Mo组的5年生存率仅为25% - 35%。顺铂化疗对尿路上皮癌更敏感,而GC(吉西他滨和顺铂)被认为是标准的一线月,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应用GC方案治疗了72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观察到的164个周期中,72例患者中大部分在第一个化疗周期出现非常明显的副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第1周期白细胞减少58例(80.6%),第1周期白细胞减少42例(72.4%),第2周期白细胞减少11例(19.0%),第3周期白细胞减少5例(8.6%)。此外,肝脏和肾脏功能损伤很常见:11(15.7%)人ALT在第一周期的增加,1人255 u / L, 12(16.7%)增加面包,17(23.6%)增加CR, 1人588 - 725 umol / L 。在第二周期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障碍在不同程度下降。其他副作用随化疗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包括胃肠道反应23例(恶心、呕吐、便秘、食欲不振)、尿路感染发热11例、明显脱发14例、耳鸣1例、皮疹1例、水肿、红斑、复视、哮喘、头痛、失眠、室性早发心肌梗死。其中两人在化疗后一周内死亡。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排名第四,仅次于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直肠癌。从发生的部位来看,包括肾盂输尿管上尿路癌和膀胱下尿路癌及尿路癌。其中上尿路上皮癌较少,仅占临床尿路上皮癌的5% - 10%。与膀胱癌不同,约60%的上尿路上皮癌为侵袭性肿瘤,预后较差。全膀胱切除或全肾输尿管切除是泌尿道肿瘤治疗的金标准,但对于高危肿瘤患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是长期生存的根本原因。50%的侵袭性膀胱癌患者术前有潜在转移。因此,肿瘤不是一种局部表现,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所以手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辅助化疗能够更好的起到很大的作用。尿路上皮癌对辅助化疗敏感。2012年NCCN指南推荐基于顺铂的化疗用于尿路上皮癌患者。前一种化疗是顺铂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MVAC(甲氨蝶呤、长春新碱、阿霉素、顺铂)化疗方案已在临床得到应用,铂类联合化疗方案较铂类单药方案能提高侵袭性膀胱癌患者的生存获益。然而,化疗方案有更多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的死亡率。随着吉西他滨的临床应用,胃癌(吉西他滨、顺铂)逐渐取代MVAC成为侵袭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化疗药物。GC方案的临床副作用明显减少,而化疗效果与MVAC方案基本一致。吉西他滨因其对DNA复制和修复的固有抑制作用,适合与DNA破坏药物联合使用。据报道,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多种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抗肿瘤协同作用。气相色谱法是治疗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方法。在密切随访和及时辅助的情况下,可减少明显的副作用。
前列腺肥大是很常见的疾病,通常都发生在中老年男性身上。对于人体而言前列腺是很重要的部分,主要是在后尿道的位置。如果前列腺发生肥大的情况,会让尿道受到压迫和拉长,使得膀胱无法及时排尿。一般症状就是尿频,排尿比较费劲,还会出现尿等待等情况。主要是由于老年男性身体里面存在很多雄性激素造成的,如果对生活造成影响需要及时治疗。轻中度的前列腺肥大,能够使用药物的方式治疗,常见的有保列治等。重度的患者,最好及时做手术改善。
尿检全称是尿常规检验测试。化验尿常规不但可以用来判断红或白细胞、ph值、尿比重等是否异常,还可拿来检测患者是否尿糖以及尿酮体、尿胆红素、尿胆原、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蛋白是否异常。很多时候也能判断出患者管型还有是不是有霉菌、细菌等情况。所以尿检一定要使用新鲜尿进行化验。根据性别以及生殖器官的不同,男性患者依据自身情况建议将包皮翻开清理洗涤干净后再留取尿液,而女性同样,建议清洗会,然后掰开大,留取尿液。另外,最后选取中段尿进行仔细的检测,就是先尿出一部分,然后在留取尿液,这样检查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卫生带来的感染。
在做尿常规的时候,尿隐血就是最常见的一个检查项目了。尿液里是含有红细胞的,不过这些红细胞只能够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用肉眼看尿液是看不见红色的。很多原因都可能会导致尿隐血,最常见的就是泌尿系统结石和局部炎症。单独的尿隐血并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证据的,因为一般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尿隐血的症状。患者最好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尿常规,看一看尿隐血的症状有没有好转,如果没有好转应该进一步检查,尽快排除泌尿肿瘤的可能。
甲减,又称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由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不足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多见于女性,女性的发病率非常高,是男性发病率的8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因更为复杂,其原因可能是手术、自身免疫、131碘治疗、感染等因素破坏了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此外,有些患者是由于垂体肿瘤或产后垂体坏死等原因导致。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是肛门口周围的红色肿块,边界不清楚,可以高起皮肤也可以不高起皮肤,常表现为红、肿、热、痛,这种疾病通常发生饮酒和吃辛辣以后或在便秘以后,或是在直肠炎、腹泻以后发作。一些体质比较虚弱的老年人、婴儿、肿瘤患者、或者结核患者尤其多发,它可伴有局部发热或全身发热,在正常情况下,做个彩超就可以完全明确诊断,其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一般达不到很好的疗效。
什么是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是临床上,胶质瘤的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我们所谓的四级胶质瘤,同时也是胶质瘤里边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胶质瘤。这种胶质瘤,主要发生在40-60岁的这个中年人群,它的总体预后并不十分理想,目前我们一般建议,在诊断明确之后,采取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并在术后进行放疗和同步化疗,以及在同步放、化疗之后的辅助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为替莫唑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总体预后仍然不十分理想,一般来说,在进行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只有14个月左右。当然现有的一些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方法,也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类风湿就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简称。是表现为一致性、系统性的免疫性疾病。据研究表明,此疾病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大部分发生于35-50岁。女性多见大概是男性病人的三倍。其病因和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大概与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有关,还可能与遗传及免疫系统问题有关。其临床症状很多,主要是关节的症状,发病缓慢且隐匿,部分患者有低烧的情况。
有皮肉破伤史的人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破伤风,但并不一定是破损后立即出现,因为破伤风会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在发作时人可能会出现全身性的肌肉强直性痉挛,也就是说可能会引起人体的抽搐,在上一次抽处于下一次抽搐的剑仙期,全身仍然保持紧张的状态,可能还会出现发热的情况。身体比较弱的人,破伤风的情况可能也会更严重一些,同时潜伏期越短则证明破伤风的情况越严重。患有破伤风的人常常会出现畏寒、头痛、烦躁不安、全身不适、乏力、头晕、多汗、低热、张口觉得很困难、肌肉发硬等症状。
尿蛋白主要是指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一般正常人尿液中是没有蛋白质的。如果尿中有蛋白质,尿液就会有很多泡沫。尿蛋白属于肾脏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蛋白的流失会降低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坏肾功能,最后引起低蛋白血症。所以患者平时要遵守少量优质的原则,保证营养吸收的同时避免吸收太多的蛋白质。一般肾脏病一期,二期的患者肾功能只受到轻微的损坏,所以没必要限制蛋白质的吸收,一般每人每天吸收1克每千克体重。肾病三期的患者,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每人每天吸收蛋白质要限制在0.6-0.8克每千克体重。一般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鸡蛋,牛奶,鱼肉,鸡肉,大豆类食物,建议患者可以多食用这些食物。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慢性疾病,梅毒患者的血清呈现出阳性,梅毒患者可以将梅毒传染给其他人。隐性梅毒与梅毒相同可以发生血清反应阳性,但是隐性梅毒患者不会出现梅毒的症状,但是隐性梅毒可以传染,30%以上的隐性梅毒患者不经过治疗发展成为晚期梅毒。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染,也能出现唾液、、胰岛分泌物、尿液等进行传染。隐性梅毒一般无临床症状,唯独血清检验呈现阳性,隐性梅毒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治疗效果。
脑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所谓脑动脉硬化主要是指广泛的,严重的血管硬化。主要由于脑血管的慢性增生性改变。病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大多数以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病和糖尿等病有关。与肥胖、吸烟、运动量少、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等原因也都有关系。脑动脉硬化会引起闹脑血管的狭窄堵塞。脑血管堵塞狭窄会不仅会引起局部或全脑的血液供应减少,还会使脑组织缺血萎缩,更严重的会发生各种脑血管急性发作症。脑动脉的硬化会引起多发性的微酸涩引起脑梗塞。当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脑梗塞等不良表现时,就成为脑动脉硬化症。
隐睾是指睾丸的下降异常,男孩子出生后原本在双侧或者单侧阴囊里的睾丸,却出现在腹股沟或者腹腔内。如果不在两岁之前进行治疗,它常常导致严重危害。例如长大后就会导致不孕不育症。这是因为,腹腔或者腹股沟内温度较高,这会导致睾丸的生殖细胞受损,甚至还会导致恶变,令睾丸出现扭转。所以一旦发现出现瘾丸的病症一定要在两周岁内让它回到阴囊之内。
休克是一种比较紧急的状况,需要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治疗,首先要让患者处于一个平卧的状态,将患者的下肢太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要注意保持呼吸的顺畅,及时的了解引起休克的原因,并且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要在注意监测动脉血压、尿量、以及患者的皮肤温度,出现了异常时要补充液体能量。在经过苏醒治疗之后,患病的人能服用一些血管活性药物,可以有效增强心肌的收缩功能,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休克的情况发生。